耿诺书楼

字:
关灯 护眼
耿诺书楼 > 穿越大明,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 > 第280章 边军开始烂了

第280章 边军开始烂了


“老人家,我们说的话,好像不是一回事。”

李老汉看着朱厚照,感慨的说道:

“小公子,你家那个长辈说的是对的,你们既然离开京城了;

这两句话就应该一样了。”

“小公子离开京城,准备去那里。”

朱樉听到李老汉的问话,连忙插话道:

“这一趟,回运城老家,家里还有几亩薄田,也不知道朱寿这小子会不会耕种了。”

朱厚照沉声说道:

“老祖,只要你能干,我朱寿就也能干。”

朱樉听到这里,眼珠子一转,连忙说到:

“老人家,家里有田地需要翻吗?”

“我们久不回运城种地,不知道这田里的活,还能干不;

方便的话,我们想去你田里翻地试试,看看这们手艺生疏了没有。”

李老汉连忙摇头,尴尬的说道:

“两位公子,田里翻地干活,很累的;

何况,老汉可雇不起你们。”

朱樉轻声说道:

“老人家,帮你翻地我们不要钱,并且叨扰你们家的生活;

我们还付给你银子。”

朱樉随即把五两银子丢给了李老汉,郑重的说道:

“老人家,这是我们三个七天的伙食费,你感觉怎么样!”

李老汉扑腾一声就跪在了地上,天见可怜,自己一家一年都不一定赚这么多银子;

现在这位爷虽然一身粗布衣裳,但是阔气啊。

在家里住七天,直接给五两银子的赏银;

自己真是祖坟冒青烟了,才碰到这位大老爷。

朱樉拿过朱樉手里的大银锭,拿出匕首切下来一块,就随着李老汉再次上路。

整整又过了一个多时辰。

李老汉带着一行人来到了李家庄。

看到三间茅草屋,朱厚照脸色顿时绿了起来,喃喃的问道:

“老人家,你们家就住这种茅草屋里面啊,下雨不会漏水吗?”

李老汉先是喊道:

“老婆子,我们家有贵客临门,赶紧烧热水做饭了。”

然后,才转身对朱厚照说道:

“小公子,在咱们村子里,大瓦房是地主老财才住的起的房子;

咱们李家庄九成九都是这种茅草屋,我们都习惯了。”

“何况,老汉家有三间茅草屋,很多邻居还是住着一间茅草屋呢。”

朱樉三人被安排在左侧茅草屋内。

李老汉走出左屋,就开始帮自己媳妇生火做饭去了。

朱厚照看着一个土炕和一堆茅草,喃喃的说道:

“我们大明的百姓,生活的这么苦吗?”

“锦衣卫的召狱环境,也比这里好太多了了吧。”

内阁首辅杨廷和苦笑一声说道:

“朱公子,这才是老百姓真实的生活,宫里的那些集市和农户;

都是马永成故意做出来让你玩呢!”

朱厚照听到这里,脸色铁青,低声怒骂道:

“这个狗奴才,告诉本公子大明百姓的生活,差不多都是那个样子;

没有必要体察民情,他可以让本公子在宫里就可以体察到民情。”

“这是把本公子当大傻子糊弄啊,本公子回去就宰了那个狗东西。”

杨廷和听到朱厚照的话,终于是松了一口气;

心里暗自叹息道:

“秦始王这招真高,本官这次出来总算没有白遭罪。”

朱厚照躺在茅草床上,嘴里叼着一根茅草叹道:

“老祖宗,这次回去我一定想想办法,看看怎么能让老百姓富裕起来;

这种生活也太遭罪了。”

不多时。

李老汉走进茅草屋说道:

“公子,该吃晚饭了。”

朱厚照听到这里,连忙起身,这货早上早朝没吃饭,中午饭棚子的饭吃不下去;

现在硬扛到晚上早就饿了,穿上鞋子就想出去吃饭。

结果刚走一步,脚底板疼的额头直冒冷汗,差点直接摔倒在地。

还是杨廷和眼疾手快,一把扶住了他。

李老头看到这一幕叹息道:

“小公子是第一次出城走这么远吧,三十里路经常走肯定没有问题;

你这第一次走,肯定是脚底磨炮了。”

“等会吃完饭,老汉给你们烧一锅热水,把水泡挑烂泡个脚;

睡一觉就好了。”

朱厚照跟着李老汉一瘸一拐的走进正屋。

朱樉看着饭桌前的一男一女说道:

“老人家,这两个孩子是?”

李老汉叹息一声说道:

“公子,这两个孩子是我的孙子孙女,我儿子早年在辽东当兵;

后来战死在辽东和朝鲜的一场大战之中。”

“他们母亲听到这个消息,就病倒了,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撒手人寰;

一家人就剩两个孩子和我们老两口相依为命。”

朱樉坐在凳子上,看着这两个孩子叹息道:

“听说牺牲在战场之上,朝廷每年有抚恤的,老人家你们领到了吗?”

李老汉叹息一声说道:

“公子有所不知,县令马大人曾经来过,说辽东那边打扫战场没有发现我儿子的尸首;

只能认定为失踪,不能认定为战死。”

“这样下来,我们家就没有拿到抚恤金,最后马县令说:

“我儿子毕竟在战场上失踪的,虽然有投敌的可能,但是概率不大;

因为辽东之战我们大明打赢了。”

“但是找不到我儿子的尸首,他也没办法,最后他召集乡邻为我们家加盖了两间茅草屋;

还留下了三两银子给我们度日。”

“哎!”

“我儿子命苦啊,牺牲在战场上都找不到人。”

“要不是县令大人这个父母官,前年我们一家就活不下去了。”

杨廷和听到这里脸色铁青,心里叹息道:

“朝廷从来没有战场失踪这一说,无法辨认身份的尸体,统一按花名册做阵亡处理;

数十年都是如此。”

朱樉的心里也是怒火万丈,心里怒骂道:

“朝廷的军队都已经开始腐朽,连阵亡将士的抚恤金都敢贪墨;

他们长了几颗脑袋。”

朱樉摸了摸小男孩的脑袋,问道:

“孩子你叫什么名字,今年几岁了?”

“叔叔好,我叫李尽忠,今年十二岁了,这是我父亲给我起的名字;

他离开家之前告诉我,如果他万一回不来了。”

“就让我接替父亲为陛下尽忠。”

“我们大明朝年满十六岁就可以报名参军了,再有四年,我也要报名参军为陛下尽忠。”

朱樉听到这里潸然泪下,朝廷的恩养俸禄没有发到这些遗属家中;

这些前线老兵的下一代,还要毅然决然的选择参军。

这个时候,小姑娘李小丫喃喃的说道:

“哥哥放心,等你......”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