耿诺书楼

字:
关灯 护眼
耿诺书楼 > 昭春意 > 第212章 织造局

第212章 织造局


三人都是敞开了说话,沈昭嬑自然高兴:“我年岁小,不经事,几位姑姑都是有本事的人,便劳几位姑姑从后辛苦了,多帮衬我一些。”
“大姑娘请放心,我们自当尽力便是。”乔姑姑见她满意,笑容不由一深。
罗姑姑和秦姑姑是她亲自挑选的,再由小赵公公经手安排,把她们的名册送到何嬷嬷手里。
只因殿下一句话:沈大姑娘身边缺几个得力的人,便从特赦的宫人里挑几个得力的人,叫镇北侯府挑选吧。
他是简单一句话,宫里上上下下哪个不是铆足了劲地折腾?
便连皇后娘娘都惊动了。
人是齐雍暗中安排过来的,定是没有问题,沈昭嬑瞧中的也是她们一身本事。
罗姑姑和秦姑姑把产业挂到她的名下,受镇北侯府的庇护,今后会帮着调教她院里的下人,每月逢六进府,罗姑姑帮着沈昭嬑炮制药材、做香药,秦姑姑帮着看账本、盘账等事,也都是力所能及的事。
乔姑姑要做内院掌事,以后会留在她的院中。
罗姑姑和秦姑姑暂时住在梧秋院,既要接受供养,便要展露自己的本事。
香房里那些名贵的香药材,从前沈昭嬑都不敢叫丫头们碰,生怕她们学艺不精,炮制不好,坏了药性……现在是罗姑姑帮着炮制。
罗姑姑的炮制手法更严谨,技艺更高超,沈昭嬑都忍不住向她请教。
罗姑姑自然不吝指导。
私底下同沈昭嬑说:“我家是香药传家,祖传了几家香铺,还有一些不错的香方,家业到了我祖父那一代便落魄了,后来家里遭了难,家业也都便卖了,日子实在过不下去,正巧朝廷要选宫女,我家世清白,又因着这手香药本事,挑进了宫,在香房当差。”
沈昭嬑得知,罗姑姑家里已经没人了,忍不住一阵感叹。
宫里挑选宫人,大多都是挑那些家世清白,且家中人口简单的人,地方知县、知府、知州层层作保了。
罗姑姑祖上肯定是显赫过,县志、府志甚至州志上都有脉络可寻,至少八代清白,方能入选进宫,还能一进宫便进香房重地当职。
其他人进宫之后,都是直接做粗使的宫人,接触不到贵人,大多数都是熬到年岁,直接放出宫,或者直接把自己熬成鬼。
只有少数人能熬出头。
沈昭嬑名下有不少产业,自从满了十二岁,母亲陆续将一些庄铺交到她手上,让她自己学着打理,如今她要帮着母亲主持中馈,每天都要看许多账。
有秦姑姑帮着管账,账册上哪些条目不清,含糊,她几乎看一眼就能发现……
秦姑姑也同她说:“我祖父是个老秀才,考了一辈子也没中举,后来连家业也败完了,我从小跟着祖父读了书,认了字,学了《算经》、《九章术数》,我爹走得早,我娘后来改嫁了,我从小同祖父一起生活,祖父去世之后,我就进了宫,因为会算数,安排了采买的活计。”
沈昭嬑更惊讶了,都能参加科举,那祖宗十八代在当地都是有根有底的,难怪一进宫就能做采卖的活计。
不过,这个活计虽然是个肥差,像秦姑姑那样刚进宫的小丫鬟,是不可能捞到油水。
宫里就是这样,越是重要的位置,上边的公公都只会挑家底好的人去做,这样下边不容易出错,上边才会更安稳,他们才能从中获得更多好处。
总结一句话,在宫里当差,首先要的是稳妥,不然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。
……
转眼就到了腊月。
三叔去了香河县已经五日了,至今还没回来,也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?沈昭嬑心里有些担心。
正想着,红萝就过来禀报:“小姐,三老爷过来了。”
沈昭嬑换了一身毛边的披风,去了暖阁,沈岭身上风尘赴赴地,回府后,连三房都没回去,直接就来了大房。
沈昭嬑摒退了暖阁里的下人,让红萝守在门外:“您在香河县耽搁了五日。”
沈岐搁下茶杯,面色有些凝重:“淑阳县那三间布庄的货源出了问题,原来的管事撤了职后,从铺子里重新提拔了人,原也是铺子里用老的人,叫方永兴。”
沈昭嬑有些疑惑,以镇北侯府的家世,重新找货源也不是什么难事,三叔不至于这么紧张。
“方永兴升任了管事后,铺子里一切也是照旧的,只是原来给铺子供货的隆盛行,突然要提价,原来每货八分价,要涨到十分价,这个价格比市面上还要高一些。”
“隆盛行?”沈昭嬑总觉着,在哪里听过这间商行。
她仔细回想,一时没有想起来,唯一可以肯定的是,今生她是头一次听到隆盛行,很可能是前世进了摄政王府后的事。
她有些在意。
沈岭没忙着说隆盛行,继续说着铺子:“二房管了铺子之后,一直从隆盛行进货,隆盛行的丝织品质,较市面上许多商行要好太多,不论是用丝、纺织、印染,还是花色,都是最时兴的,方永兴刚升任了管事,一时找不到更好的货源,可一下提了二分价,这个价格有些太高了。”
沈昭嬑问:“方永兴有问题?”
沈岭摇摇头:“他担心货源出了问题,府里会认为他能力不足,便只能用十分的价,从隆盛行拿一半的货,再从旁的商行拿了另一半的货,货物的品质不一样,有人拿到了隆盛行的,有人买到了别的商行的,铺口碑受了影响,生意一再滑落。”
这个做法听得沈昭嬑直皱眉:“这样说来,不仅货源出了问题,连信誉也出了问题。”
难怪一下出现了那么大的亏损。
沈岭道:“我已经将铺子停业整顿,打算明年重开。”
信誉出了问题,便只能如此了,沈昭嬑有些疑惑:“丝织品很难控制成本,品质越好,需要用的蚕丝,就要更好,成本反而更高,大周朝最好的丝都供给了织造局,普通商行绝不可能拿到巨量的好丝。”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